Live fast die young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近日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中共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治国理念,他对未来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拉法兰认为,十九大的成功召开,向世界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一是中国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保持政治稳定;二是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并且有能力通过创新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将坚持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事业,促进世界和平。在谈到“一带一路&...
一.文明演进的“惯性之问”纵观世界文明史,为何文明会从古至今呈多样性、区域性、“顽强生命力”?为什么人类文明之间相对关系的大格局,几千年基本不变?为何“社会转型”(革命、改革、变法……等)总会引发激烈的社会动荡?为什么近百年来的美-欧分歧、俄-美分歧、俄-欧分歧、印-美分歧…&hell...
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 中科院供图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1∶1000 000)(以下简称地图集)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的地图集采用2010年、2000年和1990年三个时期中国土地覆被数据集(ChinaCover),完整、系统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20年的变化,是世...
原标题:南京新版租房 示范文本出炉 房东租赁期内不得提前收房 扬子晚报讯(记者 马祚波)记者昨日从南京市房管部门获悉,新版《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已于近日正式公布。由房产局与工商局联合印发的这份新版范本分为自行交易和经纪机构两个版本。 据了解,新版范本结合南京住房租赁试点工作的相关规定,对登记备案、房屋权属状况、合同争议解决办法等各方面做出了明确的约定和提示。而在旧版本...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建堂历史观和时代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所处时代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宏阔历史视野和高远时代眼光。宏大的历史视野、清醒的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告诫全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丛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相关职能部门也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全面展开精准扶贫工作。四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领导下,我国...
汪亭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既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揭示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形势,又满怀信心地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2035...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国已经从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从1978年的30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11万亿美元左右,人均GDP也从200美元左右增长到8100美元以上。这一巨大进步的产生,主要是基于我们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战略发展目标的调整和经济社...